很难得,在2019年初的冬天,忙忙碌碌一年的我终于可以放下案头工作,开始进入学习与充电的状态,走出办公室和工地,走进属于自己的时空之旅。
小景别 大景致
此次日本东方研习营的行程安排,很有设计师研习思维的逻辑,也带给我们满目皆景之感,特别是充满小情趣和小心思的“小景别”。
创造性的景别和自然景观和谐融合,在一种彼此适度的空间中张扬着各自的风情。对根津美术馆而言,最美在庭院,庭院最美则在不经意之间,而不经意则就是“自然之美”。
而所谓日本的大景致则可以从现代建筑一窥其风貌。众星云集的表参道,便可作为大景致的一个代表,购物是终极商业目的,而设计则是润物细无声的袅袅之音,是设计师感受现代都市商业建筑的一处极佳之地,也是对大师的致敬与对话。
安静的力量
安静的日本,静雅的城市,干净的街道,这是多数人来日本后的第一感觉,我亦是如此。但是,更重要的不仅仅是物理感受的静,更多的是一种”静谧”感受,这种感受是只有在喧嚣之外才能体会的到。
我坚信,只有本人”静”下来,才有可能去感觉这种”安静的力量”。
自然之境 东方意境
在日本的”21-21”美术馆的研习过程中,当更多的视觉重点放在了考究的工艺上,往往容易忽略这栋身处商业闹市的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,但这往往才是都市建筑最能体现格局的点。
在我喜欢的大师隈研吾先生所创作的根津美术馆中,又感受到另一种园林自然之美。这种将自然之境融汇于人工设计的高级手法有着似曾相识的感觉,貌似苏州园林又别具匠心的充满着日式的”机缘巧合”,在兜兜转转中,回到原点,在曲径通幽中,邂逅一座小佛像……无一不是惊喜,处处充满东方哲学。
△ 设计师 黄海生
我们设计师常常走出去,在世界各地仰望建筑、触碰艺术,但是走走停停为的不仅仅是过程的美好,还有更多需要“拿回来”和“用的了”的真实触动和可以无限延伸的知识体系。在这条学习取经的路上,我们都还是刚刚起步的初学者,在世界的大宏观中,我们微小但力量可期,时间尚未停止它的韵律,我也将继续前行此路,希望有一天东方文化的代表可以回归我们的国家,集萃于华夏文明。
分享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