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海波
去发掘设计的各种可能性――去使用那些被它遗忘的东西。室内设计必须以一种非常特殊的方式与城市和社会发生关联,避免沉溺于诸如历史性或符号学之类的处理技巧。
张海波最初与设计结缘,源于他的木匠父亲。从六岁开始,他就跟随着父亲学习木匠,在大多数房屋还是木结构的年代,他耳濡目染的都是盖房子、打家具,自然而然也就喜欢上了。
“木瓦油工,这些别人看来很陌生的东西,我从小就很熟悉。而且不仅是理论,更是实操性的。关于木匠的器械,我现在还会使用,自己就能做出一组柜子。”
大学,他选择了室内设计专业;08年来到博洛尼,先做了四年产品设计师,后转为家装设计师。
在他看来,这段经历尤为珍贵,“一般的家装设计师,需要产品设计师从旁进行辅助,才能确保方案的落地。但我可以独立完成,我知道哪些设计是可以实现的,需要怎样去实现;而哪些设计是不能实现的。天马行空的想法,需要脚踏实地的实行,才能真正给人带来益处”。
? 珠江一千栋 | 400┫ | 混搭
提起父亲,张海波言语间难掩自豪,“我父亲是一个很严谨、很注重细节的人。虽然做的东西并不值多少钱,但他做得非常认真,绝不允许出错。这也是他留给我的财富。”
从木匠之子到资深设计师,匠人的血液在张海波身上流淌,让他在这个浮躁的年代,仍能怀着对设计的热忱以及务实精神,静心磨练技艺。
设计上,张海波认为,他的优势在于空间规划能力。他擅于从空间出发,结合客户的实际需求,打造舒适、便利的宜居之家。
他曾经将一个30平米的一居室,成功改造成包括客厅、厨房、主卧、次卧、卫生间的两居室。“这是一个部队大院的老房子,男主人从小在这里长大,对房子很有感情。但他又不希望像他小时候那样,没有厨房,放个灶台就能炒菜;然后大人和小孩都住在一起,没有私密空间。”
? 万柳 | 130┫ | 现代
也曾经“驳回”一位客户,将一套60平米的一居改成两居的需求。“客户是一对夫妻,有一个两岁的女儿。他们希望做成两居,厨房、餐厅都要有。”
“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后,我建议,因为这套房子只是离上班近、供临时休息的地方――周末他们会去郊区别墅居住,孩子则一般住在父母家,所以一个卧室足矣;有做饭的需求,厨房保留,但不经常开火,因此餐厅可以省去,在厨房做一个吧台即可。因为夫妻二人都是商业精英,需要出入各种社交场合,衣服非常多,所以剩下的空间,做成衣帽间――男女分开,以及洗衣间――可以收纳脏衣服、清洗和熨烫。完成后,客户非常满意,衣帽间很好用,洗衣间使用频率非常高。”
尽管是一个很务实的人,但在生活里,张海波也有他“一个人的浪漫”。他喜欢爬山,经常在郊区量完房后,会选择一座不知名的山,静静从山脚走向山顶,静静在山头呆坐,偷得浮生半日闲。
“就这么静静地待着,把脑子放空,放得很空,什么都不想。特别累、特别烦的时候,抽出来一些时间来放空,很快就能满血复活。”
最近,他迷上了射箭。“拿起弓箭那一瞬间,心即刻静下来,完全沉浸于射箭,手机响都听不到,这种感觉让我觉得非常好。”
比起一场“说走就走的旅行”,这也许是一种更好的状态。在平凡的日常中,开辟出一方净土,沉淀心灵,让自己与切身所在的世界和平共处。
案例欣赏
龙湾 | 400┫ | 欧式
红橡墅 | 380┫ | 欧式
设计师访谈
您觉得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?
我是一个具有反向思维的人,看任何事情喜欢从结果往前推。
以设计为例,我拿到户型图后,不会先从实际情况出发去设计。而是先设计出一个理想化的结果,然后反推,看能不能实现,能不能通过一些方法实现;实在不能实现的话,再正向思考。我觉得这样更有利于创造力的发挥,因为如果只正向思考,就有可能被现有的条件所绑架。
迄今为止,您最满意的作品是什么?
有一套工业风的案例。女主人和我的性格、品味都比较像,也喜欢爬山、一个人发呆,审美上比较前卫、有个性。
她非常有想法,主动提出卧室不要主灯、地面要水泥地、家具要原木等需求,给了我很多创作灵感。最后出来的效果,很像主题酒店,自然、原始而又复古。
还有一个比较有亮点的地方,因为工业风基本上都是黑白灰,缺少一些颜色的变化。我将房子储藏间的门,做成了红色的谷仓门,正好在客厅的正中间,很具装饰性与个性。
? 乐成公馆 | 190┫ | 欧式
您在与业主沟通交流的过程中,有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小故事?
有一位医生客户,刚开始见我的时候并没有太多好感,因为他觉得我的面相比较年轻。第二次见面,他与我聊了一些风水方面的问题,我对风水做了很多研究,因此一拍即合。之后我们的关系非常好,过节会互发信息,有时候也会邀约一起吃饭。
我最开始接触风水,也是因为一位客户。当时我和这位客户已经聊到签设计合同的程度了,但在最后关头,客户突然问到你懂风水吗?我只能说我不懂。然后客户说,如果你不懂,这套房子你做不了,我认为一个不懂风水的设计师不是一个好设计师。这对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,因此开始在风水方面有深入的研究。
您是如何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的?
日常中我会不断浏览案例,周末则会去参加各种培训、设计大师的讲座,例如戴琨老师、梁志天老师的公开课。
我给自己定下了目标,每年放假的时候,都会报一个为期20天左右的设计类课程,学习与充电。
张海波
博洛尼资深设计师
资质与获奖:
2015年搜狐网 明星设计大赛 北京赛区银奖
2013年北京百大设计师提名奖
2011年搜狐网 明星设计大赛 北京赛区银奖
2010年搜狐网 明星设计大赛 华北赛区铜奖
分享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