倪治
设计的基本着眼点永远是:生活其间的人,生活其间的家庭。让使用者对居住环境产生归属感是设计师的基本使命。
采访倪治的时候,他刚结束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、米兰布雷拉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“设计艺术与空间规划国际硕士班”课程。在朋友圈中,他意气风发地写道:“顺利拿到双硕士学位!达到理想不太易……自信打不死的心态活到老……”
? 倪治 in 米兰多莫大教堂
从业近20年,在倪治身上却看不到老成,似乎永远都是一副朝气蓬勃的模样,幽默、自信、活跃、有趣……
他说“设计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旅行”,因此工作之余,仍不断求索,两年间多次往返于中意二国,在最顶级的设计学府深造,只为一点点接近自己的理想。
“雁过留声,人过留名。我希望在设计行业、也在自己的生命中,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。当然这很难,因为越学,你越觉得懂得太少,越觉得人外有人、天外有天,学无止境。”
? 倪治 in 埃及金字塔
“这两年的学习,给我感受最深的,是国内设计与国外设计的差距,尤其在于整套设计系统。在米兰,设计师从室内、建筑、园林,甚至产品,都可以设计,它是相通的。但在国内,设计行业分得很细,就连室内设计都要分硬装、软装……然而当你将它打通,将设计思维运用于任何领域,你会发现一片全新的天地。”
“人还是需要有理想的,万一实现了呢”,倪治笑笑。
理想,有时是一种目标,但有时更是一种信念与状态,让你在追求的时候,不慌不忙、不急不躁,享受着过程的乐趣,不负韶华、不负青春。
? 倪治 in 非洲IFI论坛
在倪治的设计中,常常能看到一种巧思。例如他在米兰的课程上,设计过一款台灯:
“当时老师讲述了一个案例,结合一轮弯月和一颗禾苗的曲线造型,做了一款弧形的台灯。之后让我们通过身边元素设计一款灯。”
“当时我考虑过毛笔、算盘等造型,最后选择了指南针。指南针的指针,上面是北――N,下面是南――S,正好也是我和我媳妇名字的缩写;并且我们俩,一个是北方人,一个是南方人。所以我将指针演变成一个烛台;S做一个小的曲线变化,做成灯头;N转化成Z,做成底座。有点‘千里姻缘一线牵’的意思。”
? 倪治 in 米兰课堂 & 设计的台灯
又如2008年,他在搜狐网主办的设计大赛中的获奖作品:
“那套作品名叫‘禅意’。在这个作品中,我引用了《陋室铭》的一部分诗句。比如玄关:线性的帘前摆了一架古筝,旁边是一个小型的茶室,营造的氛围是‘可以调素琴,阅金经’;门和边柜也很有意思,门的造型,是通过繁体字的‘樵’演变过来的,边柜,则是通过‘禅’字演变过来的。”
? 由“禅”字演变成边柜
最近,他感到满意的作品,是在北京的文化地标之一――798艺术区,设计的服装工作室。
“这个服装设计定制工作室,设计的灵感来源是‘水晶’,因为:第一,水晶元素可以突出服装的高品质、高档次;第二,借用水晶的剔透、折射光线以及块面组合等特点,可以打造出一个吻合798艺术性的时尚空间。”
? 798艺术区-服装工作室 | 400┫ | 现代
倪治认为,好的设计要让人产生归属感,这种归属感既来源于设计师对客户的深层理解,更来源于设计师的精妙构思,让个人元素、个性元素,能够符号化、可视可感地体现在物件与空间中。
? 倪治 in 瑞士
在人群里,倪治是最耀眼的那一类人,多才多艺,幽默不羁。
博洛尼年终晚会的开场舞,总有他的身影,模仿迈克尔・杰克逊,手到擒来。录抖音时,可以立刻放下身段,瞬间化身网红主播,逗比讲解装修知识。
然而其背后,除了他天性的乐观、豁达,还有他的认真。做任何事情,不论大小,要做,就要努力做到最好。
? 倪治 in 稻城亚丁之波瓦山
正如倪治对自己的评价――擅长书法,喜爱运动,专注设计。
早在18岁的时候,他就已经拿到了全国级的书法奖项,“我对书法,是骨灰级的爱好者。办公室里也备了一套笔墨纸砚及毛毡,闲下来的时候练练。外出时,即便没笔没纸,也会在心里笔划一下。一来确实是喜欢,二来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”。
? 倪治书法作品
运动方面,他十几年如一日地保持身材,“我每周会相对固定地打一次篮球或者羽毛球,如果没时间去健身房,也会在办公室或家里,随时做俯卧撑、举哑铃,保持工作状态的精气神”。
作为设计师,他由美术教师转行,“刚开始的几年,我也遇到了很多问题,曾经一度想放弃,重新做回教师。但觉得既然已经从头来过,就得硬着头皮上,慢慢也磨了出来”。
? 倪治书法作品
世人常常羡慕那些凭借才华、自由生活的人,但其实,你所见的轰轰烈烈,都是他在细水长流的日子里,一点点坚守下来的。
案例欣赏
中信墅 | 500┫ | 现代
万通新新家园 | 450┫ | 混搭风
紫御华府 | 300┫ | 现代轻奢
触动造型-美发空间(2012年金堂奖)
设计师访谈
介绍一下米兰学习期间发生的趣事。
有一位50多岁的教授,我们给了他一个昵称叫变色龙。他每天上课的着装很有特点,如果眼镜是红色的,那么领带或者西装,一定是配套的颜色。如果眼镜换成黄色,领带或西装,一定又会换成其他配套的颜色。每天上课基本上都不同,用他的话说,他有几百套这种搭配。
他上课的风格也有意思,不是固定站在讲台上,而是游走于课堂之间,通过动作、表情、拟声词,增加课堂的趣味性,很有演绎才能。
? 倪治和“变色龙”教授 in 米兰理工大学
简述一下您的从业经历。
我最初是高中美术教师,当时教学成绩很不错,美术高考班省内过线率百分百。两年后我转行成为了设计师。
设计师这个职业很有趣。如果我还是美术老师,30年、40年之后的情形我可以想象出来。但做设计师,每天都是新鲜的,要和各种各样不同的客户打交道,不同的职业、不同的年龄、不同的性格、不同的喜好、不同的品味,太刺激了。
? 倪治 in 瑞士因特拉肯
在您的设计中,有没有一些独特的、与众不同的东西?
第一个构成法,借用蒙德里安的《红黄蓝》的比例、格子、线条的构成,这是我比较喜欢的。
第二是留白,尤其在现代风格和新中式风格中。做好减法,一是视觉感官上留有余地,二是给客户空间,让他在生活的发展中,自己去添置装饰和摆件,制造回忆。设计师不是在打造样板间,一定留给客户创造故事的空间。
? 金茂悦 | 150┫ | 现代轻奢
另外,我很注重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。我也希望国内设计师们能重视这个问题,不要一味地学习国外的设计理念。
为什么现在国外的设计师都愿意打造中国文化?中国文化源远流长,其中的宝藏无穷无尽,尤其是宋朝文化。其实现在流行的极简主义,我们也能从宋朝文化找到相同的基因。如何让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结合,并应用于当下生活中,这是最重要的。
? 倪治 in 米兰理工大学
日本设计师在国际上很受瞩目,因为他从自己国家的角度出发,从地域文化出发。而中国的设计师往往学国外的东西,迷失了自己。要让中国的设计走向世界,在世界范围内占有一席之地,是每个中国设计师的使命。
倪治
博洛尼首席设计师
教育背景:
湖北美术学院学士
米兰理工大学硕士
布雷拉美术学院硕士
获奖情况:
2007威能杯北京赛区专业组十强 “京城年度十大明星设计师”
2008中国设计(家居)30人荣誉
2009奥特朗杯北京赛区金奖“京城年度十大明星设计师”
2012金堂奖最具商业价值奖
2013筑巢奖优秀作品奖
作品入选2014第九届中国国际建筑装饰及设计艺术博览会, 获“2013- -2014年度室内设计百强人物”
2014筑巢奖银奖
2015华北地区美宅设计铜奖
2018筑巢奖银奖
分享: